大家好!今天喬崴姊姊要來和大家聊聊 Netflix 大熱影集《艾蜜莉在巴黎》裡的法國老闆 Sylvie,她的感情觀在劇中可說是一大亮點。喬崴姊姊最近少女心噴發,竟然也和許多粉絲們一樣追劇。為什麼想談談Sylvie 的感情觀,因為,她是個非常不受拘束的女人,她的愛情觀在某種程度上非常前衛,和我們東方女生的觀念很不一樣,所以,想來探討原來男女之間的情感還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樣貌。
Sylvie說:「我不想完全擁有一個人,也不想讓任何人擁有全部的我。」
「 I don’t want 100% of anyone, and I don’t want anyone to have 100% of me. 」
這句話讓不少觀眾深思:難道愛情不應該是全然擁有對方嗎?對我們這些習慣傳統愛情觀的人來說,愛就是「擁有」嘛——擁有彼此的時間、心意,甚至是生活。今天就想帶大家一起探討這種「不擁有」的愛,真的比「全然擁有」來得幸福嗎?
Sylvie 的情感獨立性
在《艾蜜莉在巴黎》裡,Sylvie 有一段與已婚男子 Antoine 的戀情,以及後來與攝影師小鮮肉的戀情,雖然在那些關係當中,偶爾還是會有難受、猶豫不安的時候,但她總能馬上收拾起心情,對自己充滿自信,感情之於她,只是生活的調味料,她當然也喜歡親密關係,不過,如果沒有,也無損她人生建構的自我價值。
她不畏世俗眼光,她似乎享受這樣來來去去的關係,或許這是文化差異,是法國對愛情的理解更自由、彈性更大嗎?對她來說,這些關係是享受當下,沒有約束,她在情感上非常獨立。
有些人會認為,感情裡保持一點距離才能讓彼此更獨立,也不會因為過於親密而失去自我。大家有沒有發現,很多時候在感情中「全然擁有」並不等於幸福,反而可能成為彼此的負擔?甚至沒了自己?
情感與幸福的碰撞
Emily曾在電梯裡問她:「妳快樂嗎?」而 Sylvie 回答:「妳真的相信大部分人會一直快樂嗎?」這一句話,點破了現代人追求「永久快樂」的迷思。Sylvie 的快樂定義不是依賴某一個人,而是來自她內心的滿足感和自由感。
這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:幸福到底是什麼?難道真的要 100% 擁有一個人才叫幸福?根據心理學的研究,人的情緒很大一部分是當下情境的反映。Sylvie 就是活在這種「當下情緒」的生活方式裡,她並不覺得一定要有個人永久陪伴才叫幸福。她追求的,是自我的圓滿與情感的平衡。
傳統 vs. 現代的愛情觀
Emily 的愛情觀代表了很多現代年輕人認為的「真愛」——希望能夠 100% 擁有對方。然而,Sylvie 的觀念卻反映了新一代的思考方式,這種愛是讓彼此能夠保有自我,無論是身分或是心靈上,都不會為了對方而消失。
這樣的觀念衝突也可以看到文化的碰撞,代表著不同社會和世代對於愛的期待與認知是不同的。像我們的傳統可能會鼓勵人們在感情中「奉獻」、甚至「犧牲」一部分的自我,然而 Sylvie 則認為這是無謂的,她更重視保持界線,這對許多人來說,是一種「不合常理」的愛情。
當代的「不擁有」愛情
今天的社會,越來越多人選擇這種「不擁有」的愛——像是開放式關係(Open Relationship),或者維持彼此獨立的情感模式。對於這些人來說,愛不是綁架,更不是佔有,而是相互支持與理解。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,也是一種愛的重構。
Sylvie 的愛情觀提醒我們,不一定要全然擁有某人才叫「在一起」。當我們把自己放在愛的中心,才可能真正感受到幸福。畢竟,不論對方是誰,愛的基礎應該是自我滿足,能夠在感情中找到真正的快樂,而非過於依賴或控制對方。
誰更適合開放式關係?
這種模式通常更適合一些對感情具有非傳統認知的人,如:
- 享受獨立空間、對親密關係無佔有慾的個體
- 高自我調適能力,能坦然處理嫉妒等情緒的人
- 信任關係強健的伴侶,比如已經建立長期穩定、理解彼此需求的關係
總之,開放式關係需要非常強的情感穩定性和成熟的情感觀,對一般人來說,若無法坦誠面對自身的需求與情緒,則較難在這種模式中獲得穩定和滿足。
喬崴姊姊自認為無法接受開放式關係,但Sylvie 的愛情觀給了我對感情想法的新刺激:太執著這段感情或想佔有這個人,當下將無法真正享受愛情的甜蜜;學會果斷設置愛情的界線、情感安全舒服區及專注擁抱自己,讓自己的內核穩定,我也可以在任何來去的感情中享受情愛和笑看人生。
總結:對於自己的愛才是快樂源泉
最後想問大家:你認為愛情一定要擁有對方 100% 才會快樂嗎?還是說 Sylvie 的觀念,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發?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,成為快樂的來源,這樣的我們才有力量去愛別人。
如果喜喬崴姊姊的分享,請給我鼓勵按讚、分享和訂閱以及開啟小鈴鐺喔~那我們下次見囉,Bye, mes amis!
留言列表